各学院(部):
根据《关于举办2024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的通知》要求,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将举办2024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。大赛旨在推动高校文科人才培养实质性“脱虚向实”,强化文科专业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紧密联系,扩展文科各专业扎根实际、深入一线的实习实践,提高文科学生直接服务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。为做好大赛报名和选拔培训工作,学校决定举办校级选拔赛,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主题
融创赋能 实践致新
二、参赛对象及形式
参赛对象为全体在校本科生、研究生。
大赛参赛形式为团队赛。项目类型分为理论型实践创新项目和应用型实践创新项目两类。
理论型实践创新项目:主要通过文献搜集与分析、历史研究、科研训练、实地考察调研等形式开展实践,重点突出对社会现象及问题的学理性分析、创造性思考与论证、经验总结与规律归纳、前沿性理论创新、写作等过程,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论文、报告、作品、原始创新成果、自主知识产权等。
应用型实践创新项目:主要通过社会调查、社会服务、案例研究、方案制定、产品设计、应用开发等形式开展实践,重点突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发现与分析、方案制定与论证、产品设计、实验模拟、实践检验与应用等过程,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策划书、商业计划书、报告、方案、应用、产品、图片或视频作品等。
三、大赛选题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聚焦国家战略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实践问题,鼓励专业交叉融合。大赛设文史哲、经管法、教育、艺术四个组别(组别介绍详见附件2)。
四、参赛要求
(一)参赛学生专业不限,鼓励学生跨学科、跨专业、跨年级组队。每支参赛团队由3-15名学生和1-3名指导教师组成,其中团队负责人1名(须为本科生)。研究生人数不超过团队成员数量的30%。每人限负责一个团队,但可同时作为团队成员参与其他团队报名。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支参赛团队。
(二)参赛团队只能选择1个组别报名参赛,团队负责人应为暨南大学学生。
(三)各学院要对参赛项目进行严格审查,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。
(四)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真实、健康、合法,不得含有任何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。应在创意、想法、思路等方面具有原创性,所涉及的发明创造、专利技术、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。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。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提出并查证,将取消其参赛资格。
五、报名及参赛材料提交方式
(一)学生申报阶段:10月1日至10月25日
项目负责人通过大赛系统“报名入口”处进行注册报名(网址:https://xwkds.fltrp.com/),并参照学生系统操作手册(附件3)完成项目信息填报。
参赛项目须在大赛系统提交《实践创新项目报告》(附件4)、汇报PPT、《参赛诚信承诺书》(附件5)及实践创新成果等有关支撑材料。《实践创新项目报告》的填写可参照《评审指标体系》(附件6)要求,重点介绍项目的背景及意义,拟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,项目实施总体思路,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及过程,实践创新成果及价值,收获与体会等内容。
纸质版申报材料于10月25日(周五)下午5点前提交至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(部)教科办。
(二) 学院评审阶段:10月26日至11月5日
各学院(部)收齐申报材料,组织专家组(人数不少于3人)参照《评审指标体系》对项目进行评审,并将《学院项目推荐汇总表》(附件7)及项目申报材料,纸质版一式一份及电子版,于11月5日(周二)下午5点前报送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(地点:校本部行政办公楼214室,联系人:邓启东,电话:020-85220034,E-mail:ojwsjk@jnu.edu.cn)。
(三)学校评审推荐阶段:11月
学校将组织专家以评审以及现场展示和答辩等形式决出奖项,并择优推荐项目参加于山东大学举行的全国决赛。
(四)全国决赛阶段:12月
六、其它
(一)各学院要高度重视,加强宣传,指定专人负责赛事组织及资格审核等工作,做好学生参与实践创新项目立项和竞赛准备工作,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大赛。
(二)各学院要及时做好总结推广,将学生参与竞赛作为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,及时总结经验,做好实践创新成果的转化、落地、共享工作。
(三)参赛学生可加入赛事QQ群,以便及时获取赛事资讯、进行参赛咨询等。群号:184112130。
附件:
1.关于举办2024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的通知
2.2024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选题分组
3.学生系统操作手册
4.实践创新项目报告
5.参赛诚信承诺书
6.大赛评审指标体系
7.学院项目推荐汇总表
本科生院
研究生院
2024年9月30日